作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IP之一,《哈利波特》系列从小说到电影,一路走来可谓是风光无限。该系列八部影片的累计票房超过了78亿美元,拥有如此庞大受众的IP,对游戏公司的吸引力也是十分巨大的。
最近,由Portkey Games研发、Jam City发行的《哈利波特:霍格沃茨之谜(Harry Potter:Hogwarts Mystery)》在4月25日发布后,于一天之内登顶IOS美区免费榜,且连续数天稳定在美区付费榜前五。但就是这样一款IP作品,游戏本体无论在玩法亦或质量上都算不得上乘,与其十余年来累积的人气相比可谓是毫不相称。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是款怎样的作品:
宣传片
付费榜第三
中规中矩的典型剧情游戏
画质方面,《哈利波特:霍格沃茨之谜》的人物、场景都算不上细致,渲染精度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。但与以往欧美游戏不同的是,该作允许玩家自定义角色的性别、无关、发型、服装等各个方面,在主打换装的欧美市场来说,这样一款支持“捏脸”的游戏相对来说比较少见。
游戏的玩法上面则是传统意义上的剧情向RPG。玩家将扮演一名魔法学院新生加霍格沃茨魔法学院,加入学院参加课程学习魔法再到探索整个霍格沃茨城堡。从入学开始,该作基本上是直接使用了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》的世界线作为故事背景。游戏中可以与原著中多位熟悉面孔打交道,但令人感到奇异的是,虽然你能遇上罗恩与赫敏,但三人组的领头人物哈利波特却很少与玩家有交集,这可能与游戏的世界观设定有所关联,这对于喜欢《哈利波特》系列的用户来说,无疑是十分遗憾的。
在收费上,游戏中除了基础的金币以外还有宝石这个付费点。金币自不必说,熟悉MMO游戏的人都了如指掌。而宝石则可以用来购买体力,体力是用来完成任务的重要数值。消耗的体力会随时间缓慢恢复,也可以通过宝石快速回复。
综合来看,《哈利波特:霍格沃茨之谜》的质量并不出色,甚至可以说是中规中矩,未来游戏的发展也是个未知数。
重量级IP的胜利:价值大于一切
根据该游戏现在的成品,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这款游戏能摆上台面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得归功于《哈利波特》这个IP本身的强大。从2001年到2013年,十二年的时间共计八部电影,这个IP可谓是影响了一代人。因此,该作能顺利登顶榜首,与其认为是质量过硬,不如说是IP太强大,吸引了足够多的目光而已。就游戏目前的品质而言,未来究竟还能走多远依然有待观察。
《哈利波特:霍格沃茨之谜》游戏画面
实际上,早在数年前,美国艺电(EA Games)就联合华纳推出过数款《哈利波特》系列的PC游戏。但限于开发技术等约束,2012年时该系列还未能真正成长起来之时EA便彻底放弃了这个IP,解散了旗下所有哈利波特游戏的工作室。IP越强大,其本身的重量便会掩盖大量游戏成品的光辉。因此,IP改编的游戏该如何生存便成了所有游戏人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
IP改编游戏,路在何方
纵观整个游戏市场与近些年来的游戏历史,IP改编的游戏很少有真正能走长久的,更多的都是从游戏衍生出的二次IP。要说欧美IP游戏之所以难成功,综合来说主要有两方面。
一方面是IP本身带来的品牌影响。这类游戏的主要特色就是对IP的延伸与还原,受众面主要在粉丝用户群体之中。欧美厂商更多的都是倾向于对IP的“复刻”,在“延伸”方向上进行较少,这也是产业文化的差异所致。而对于IP复刻来说,最重要的点便是在于玩家们的期望值。玩家是熟悉并了解这个IP的,并会对IP本身有着各自自己的看法与意见。一旦游戏成品结果出来,IP越大则期望值越高,很难面面俱到。而一旦这些不足出现在粉丝群体中,口口相传自然会评价下降。
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欧美厂商的开发习惯。欧美以独立工作室为主,很多制作人都有着自己的构想,有自己的idea。但这些东西在IP改编游戏面前则会前行的十分艰难,一来是需要顾忌IP本身的框架,发挥存在“上限”;而另一来则是局限于IP本身的“重量”与影响力,很多在其他游戏产品上的亮点很有可能对IP本身来说却是你应该要做到的。产品出来后更多的是抨击开发商而非IP持有方,这对开发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。并且,由于IP改编存在授权费与分成,在商业层面来说照搬模版与完全独立开发要简单的多,拿已经成功的模版则更加简单,品质绝对不会差,但也不会十分优秀。省心省力,双方交差合作共赢,也是厂商想要的结果。